八月以来,全国各海域休渔期相继结束,新一季渔业活动陆续开启。随着大量渔船集中出海作业,通航环境趋于复杂,商渔船碰撞风险随之攀升。想要在忙碌的捕捞季既丰产又平安,海事部门为渔民朋友整理了几条防范商渔船碰撞的小建议,让每一次出海更安全、更放心。
图片来源:海南海事
渔船安全小贴士(来源:海南海事)
1、在抛锚或捕捞作业时应避开商船航道、航路、习惯航线、通航密集区等危险水域。
2、对雷达、电子海图、AIS、北斗、VHF等通导设备及航行灯、声号等进行检查和测试,确保正常可用。
3、合理安排驾驶台航行值班人员,航行过程中驾驶台应保持至少1名航行值班人员和1名瞭望人员。
4、航行、锚泊或捕捞作业期间,要按照避碰规则要求正确显示号灯、号型,以便商船可以准确判断本船动态。
5、当商船驶近时,切勿为了保护渔网、渔具而突然启动靠近商船,引发碰撞风险。生命远比财产更重要。
这些小贴士提醒我们,在海上复杂环境中,掌握航行规则、及时发现周边船舶、准确识别目标、获取动态信息,对渔船避免碰撞、提高应急响应速度至关重要。而这些不仅需要渔民自身的经验和警惕性,更需要可靠的技术手段来辅助判断和决策。
针对渔船航行与作业的特殊需求,新诺北斗智能插卡式渔船 B 类自动识别系统(插卡式 AIS)搭载了多种实用功能,充分考虑到中国渔民的作业特点和习惯,帮助渔民有效防范商渔船碰撞,为渔船的安全航行和高效作业保驾护航。
根据有关规定,渔船在航行或作业时必须避开商船的习惯航路。插卡式 AIS 集成商船航道信息,当渔船驶入商船航道,系统将自动触发安全报警,提醒渔船尽快驶离,避免引发碰撞风险。
插卡式 AIS 内置的电子海图支持实时更新和显示渔区、港口、中外渔业协定海域、禁航区等关键区域。当船舶靠近或进入风险区域时,系统将自动触发安全报警,提醒渔民提前规避风险,及时调整航线。
航行中,系统将根据本船与周边船舶的位置、航向、航速等动态信息,自动计算会遇信息,并在海图上绘制醒目的会遇线。当判定存在会遇风险时,系统将自动触发报警提醒,自动调节海图显示比例,帮助船员直观判断态势。
AIS-MOB 是一种可以安装于救生衣或随身携带的便携式应急示位报警设备,可通过人工或落水自动激活,发射 AIS 求救消息和个人位置。插卡式 AIS 将自动接收该信息并显示在电子海图和 AIS 求救列表上,渔船可一键导航至救援位置,提高救援效率,保障生命安全。
插卡式 AIS 支持多艘渔船组队统一管理,可以针对脱锚、离队等情况设置报警,实时监控和协调作业,确保多船协同更安全、更有序、更高效。
在传统 AIS 设备的使用中,存在擅自拆卸、故意关闭、随意擦写篡改船舶识别码等违规行为,导致船码不符、一船多码、一码多船等问题,给渔船安全航行和遇险搜救带来隐患。为了解决这一痛点,插卡式 AIS 应运而生,如今已在全国渔船得到广泛应用。
新诺北斗智能插卡式渔船 B 类自动识别系统严格遵循农业农村部「插卡式 AIS」技术规范,将渔船、船舶识别码等静态信息固化在一张卡片中,确保一船一码一设备,有效防止被随意篡改;支持与各管理平台灵活对接,实现在线动态监管,为渔民生命财产安全提供坚实保障。
此外,插卡式 AIS 内置锂电池和太阳能充电板,可实现长时间稳定供电,即使在远离港口、长时间作业的情况下,也能为渔民提供持续可靠的安全支持。